皮膚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皮膚癌是所有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

皮膚癌的發生率

這幾年衛生署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中,我們看到在前十大癌症當中,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分別都位於第8-9位。由台灣癌症登記小組的資料,我們更可以看到皮膚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由民國68年至民國85年,全國皮膚癌每年的申報人數由248人增至1220人,上升了將近5倍;至95年已經到達2457人,上升了將近10倍之多。

皮膚癌大多發生於年紀大的患者,因此發生率的持續上升,可能與社會結構中人口年齡老化、就醫便利性提高使就醫意願上升、及醫療進步,診斷能力提升等因素有關。由於皮膚癌大多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因此雖然每年新診斷的皮膚癌病例持續增加,但每年因皮膚癌而死亡的人數卻維持在一定的數目,而且死亡率比例遠低於其他癌症。因此認識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十分重要,對於皮膚上的腫塊,國人千萬不能輕忽。

皮膚癌的種類

皮膚癌又可依照癌細胞的來源分成不同種類,各種皮膚癌的發生率與皮膚的結構有關。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會產生癌病變的細胞有許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來自表皮內的角質細胞及黑色素細胞,因為它們是第一線接觸到陽光的組織,長期照射紫外線很容易導致這些細胞的癌病變。當角質細胞發生異常癌病變時,會產生基底細胞癌或麟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是台灣地區最常見的皮膚癌,大約佔45~50%,還好它的惡性度不高,幾乎不會轉移,手術治療成功率很高。

第二常見的是麟狀細胞癌,約佔台灣皮膚癌27%。麟狀細胞癌如果太晚發現,太晚治療,可能會向內侵入皮膚真皮層中的血管或淋巴管,而使腫瘤細胞轉移至肺臟、肝臟、骨頭等其他器官,而使治療更加困難,造成一定的死亡率。但是如果早期發現,以手術治療成功率很高。

第三常見的是黑色素癌,雖然只佔台灣皮膚癌7%左右,但是因為極易轉移,惡性度高,而且對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反應都有限,因此造成的死亡率很高,是所有皮膚癌中最受重視的,也是全世界皮膚科醫師都致力於發展早期診斷,希望能藉由早期手術治療來提高治癒率。

在少數情況下,真皮層內的血管、神經、汗腺、毛囊、及皮脂腺,也可能因為化學物質、外傷、穿透的紫外線、輻射線等因素而產生癌化現象。由血管、神經等軟組織形成的癌大多稱作肉瘤,名稱雖然是肉瘤,其實也是癌的一種,例如有癌化血管形成的血管性肉瘤、由纖維化組織形成的隆起型皮膚纖維肉瘤等。至於由汗腺、毛囊、或皮脂腺形成的統稱作皮膚附屬器癌。在皮膚內循環的白血球也可能產生癌病變,形成所謂的皮膚淋巴癌。這些雖然比較少見,但也佔了總共約20%的皮膚癌,民眾往往也比較不熟悉。它們的治療方向會依據癌細胞性質而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一定要手術,有些可以使用光化治療,有些需合併放射線治療。

美國每年有超過3百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皮膚癌。癌症發生在正常細胞經歷轉化期間,其異常生長並繁殖而沒有正常對照。隨著細胞的繁殖,它們形成一種稱為腫瘤的物質。通常將皮膚腫瘤稱為皮膚損傷。據說腫瘤只有在由惡性細胞組成時才會發生癌變。這意味著它們由於不受控制的增長而侵占並侵入鄰近的組織。腫瘤也可能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傳播到遠端器官。侵入並擴散到其他器官的過程稱為轉移。腫瘤會侵入周圍組織並侵占正常細胞需要的氧氣和營養以維持生存和功能。皮膚癌有三種主要類型:基底細胞癌(BCC),鱗狀細胞癌(SCC)和黑素瘤。絕大多數皮膚癌是BCC或SCC。雖然是惡性的,但它們不可能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果不及早治療,他們可能會在本地毀容。少量但顯著數量的皮膚癌是惡性黑素瘤。惡性黑素瘤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癌症,傾向於相對較早且積極地轉移,從而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這些癌症可能是致命的。像許多癌症一樣,皮膚癌起源於癌前病變。這些癌前病變是不是癌症的皮膚變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變成癌症。醫學專業人員經常將這些變化稱為發育不良。皮膚中發生的一些特殊的發育不良變化如下:光化性角化病是紅色或棕色,鱗狀,粗糙皮膚的斑塊,可發展成任何種類的皮膚癌,但最常見於鱗狀細胞癌的出現之前。痣是一種痣,異常增生的痣是異常的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可以發展成黑素瘤痣(痣)只是皮膚上的生長物。他們非常普遍。很少有痣變成癌症。大多數人的身體有10-40痣。痣可以是平坦的或升高的;一些開始平坦並隨著時間推移而升高。表面通常光滑。痣是圓形或橢圓形,不大於¼英寸。痣通常為粉紅色,棕褐色,棕色或與皮膚顏色相同。其他顏色有時會被注意到。個體的痣通常看起來非常相似。一個痣看起來不同於其他人應該由您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檢查。發育不良的痣不是癌症,但它們可能成為癌症。發育不良痣患者往往有很多,可能多達100或更多。患有許多發育不良痣的人更容易在現有的痣或正常皮膚區域內發展成黑色素瘤。發育不良的痣通常形狀不規則,邊緣有缺口或褪色。發育不良的痣可能是扁平的或隆起的,並且表面可能光滑或粗糙(“卵石狀”)。發育異常痣通常很大,至少¼英寸或甚至更大。發育不良痣通常是混合顏色,包括粉紅色,紅色,棕褐色和棕色。最近的研究表明,美國皮膚癌病例的數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幸運的是,美國人和他們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意識增強,導致了早期診斷和改善結果。

什麼導致皮膚癌?紫外線(UV)暴露最常見於陽光下,絕大多數是皮膚癌最常見的原因。皮膚癌的其他重要原因包括:使用曬黑間隔免疫抑制 - 這意味著免疫系統的損害。免疫系統保護身體免受外來物體如細菌或導致過敏反應的物質的侵害。這種抑制可能由於某些疾病而發生,或者可能是由於藥物治療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預防器官移植排斥等所致。暴露於異常高水平的X射線與某些化學品接觸 - 砷(礦工,剪羊毛和農民),焦油,油和碳煙中的碳氫化合物(可能導致鱗狀細胞癌)以下人群的風險最大:人群皮膚白皙,特別是容易灼傷,容易曬傷,或在陽光下變得疼痛的人輕度(金色或紅色)頭髮和藍色或綠色眼睛的人患有某些遺傳性疾病,如白化病,色素性乾皮症等患有皮膚色素的人已經治療過皮膚癌出生時患有大量痣,不尋常痣或大痣的人患有發展皮膚癌的近親屬的人生命早期至少有一次嚴重曬傷的患者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在老年人中更常見。黑素瘤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它通常在55歲至75歲之間被診斷出來,但大約1/3在50歲之前發生。例如,黑色素瘤是30歲以下人群中最常見的癌症。

以下簡單介紹三種台灣最常見且最重要的皮膚癌給大家認識。

1. 基底細胞癌

大多發生在曝曬部位如臉部,手背及前臂,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漁民等,在年紀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還好它的惡性度較低,幾乎不會轉移,大多以手術切除即可根治。但由於生長緩慢,往往不痛不癢且沒有症狀,因此常常被人忽視,患者如果太晚就醫,可能腫瘤會長的很大,而造成手術的困難。

BCC-imp

 

位於鼻頭的基底細胞癌,誤以為是普通的肉芽

 

BCC1-imp

 

 

位於臉頰的基底細胞癌,誤以為是普通的黑痣 

 

 

2. 麟狀細胞癌

常發生於曝曬部位,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也會發生於慢性的潰瘍傷口或是工作上常須接觸到化學物質的人,還有接受過長期放射線照射的部位。由於麟狀細胞癌會轉移且即使手術切除,仍有復發的可能,因此每年都還是有患者會因麟狀細胞癌而死亡。麟狀細胞癌的預後與發現的早晚有關,因此越早發現,治療容易且預後越好。 

SCC-imp

 

位於耳前的麟狀細胞癌,導因於慢性長期的日曬

 

SCC1-imp

 

 

位於足部的麟狀細胞癌,導因於慢性不易癒合的潰瘍

 

 

3.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非常容易轉移,且很難治療,還好東方人發生率不高。東方人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現於手腳,包括指甲下方、指頭及掌面。因此手掌及腳掌的黑痣要特別注意它們的變化。黑色素瘤只有在非常早期發現的情況下,予以手術切除才有治癒的機會,因此在國內外皮膚科醫師都大力推動皮膚黑痣的ABCDE自我檢查方法,在下一段將詳細介紹。

melanoma-imp

 

 

位於腳趾縫的黑色素癌

 

melanoma1-imp

 

發生於指甲下方的黑色素癌

 

 

皮膚癌的發生原因

因為最容易造成皮膚癌發生的原因是紫外線的傷害,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等,在曝曬部位都是皮膚癌最常見的發生位置,包括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瘤都會發生。第二是常常檢查手掌及腳掌的黑痣。因為在東方人大部份的惡性黑色素瘤都是發生在手部及腳部。因此如果發現手掌及腳掌的黑痣有不正常快速的長大,一定要儘速就醫。第三是要注意長期無法癒合的潰瘍傷口,這些潰瘍可能轉變為麟狀細胞癌。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家,因年紀大了,腳部的血液循環往往較差,如果有小腿或腳踝或腳趾的傷口,往往癒合較慢,發現有超過一個月無法癒合的傷口,應該請醫師診治。第四是如果有特殊病史的人,如曾接受過長期放射線照射的病人,在照射部位出現皮膚癌的機會較高。第五是曾經喝含砷地下水的居民,如烏腳病流行地區,在慢性砷中毒後,約10~20年後皮膚會慢慢出現多發性皮膚癌,包括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波文氏症(麟狀細胞癌的零期癌)。有這些病史的人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皮膚狀況。最後是注意自己的痣。痣長的特別多,或是有奇怪型狀的痣,或是家裏曾經有人得過皮膚癌的人,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痣的情況。 

生活小百科:哪些是造成皮膚癌的危險因子?

  • 基底細胞癌主要的危險因子是日曬。
  • 麟狀細胞癌主要的危險因子有日曬、放射線照射、長久不癒合的傷口、慢性砷中毒等。
  • 黑色素癌主要的危險因子有日曬、白種人皮膚、曾曬傷到起水泡、工作大多在室內但喜愛戶外活動又不作防曬保護、家中曾有人得過黑色素癌等。

如何預防 

要預防皮膚癌的發生,一定要注意上述的危險因子,並常常作自我檢查。首先您應該常常檢查臉部、手背、前臂及女性的小腿這些曝曬部位,有無不正常的腫塊或新生的黑痣,因為目前已經知道造成皮膚癌的最大主兇是紫外線。同時為了減少紫外線長期對皮膚的傷害,持續的防曬工作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許多人都以為防曬工作只是為了防止黑斑,只有愛漂亮的女生才要作,其實皮膚科醫師推廣防曬工作還有一個很大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皮膚癌的發生,由其如果您是需要在戶外工作者,或是喜愛戶外運動,例如衝浪、球類活動等、都需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曝曬。又例如現在流行的自行車運動,一次騎乘有數個小時之久,應該盡量戴上頭盔,穿長袖及長褲來保護皮膚不被曬傷,同時在曝曬的臉部、手背等處適當塗抹運動型防曬乳液。許多人以為平時不曬太陽,偶爾曬一下應該有益健康。其實平時不曬太陽的人,皮膚沒有自我保護能力,因此一旦短期大量曝曬,細胞容易被癌化,日後得到皮膚癌的機會將會大增。

如果發現不正常的斑點或腫塊,可以找皮膚科醫師檢查。皮膚癌的診斷一般由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都可以用肉眼判斷,非常早期的皮膚癌還需要皮膚鏡的輔助觀察,但所有懷疑是皮膚癌的病灶都需要皮膚切片做病理檢查,來確定腫瘤的種類及惡性度,才能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法。皮膚腫塊是否為良性或惡性的一個簡易判別方式為ABCDE原則如下:

生活小百科:ABCDE自我檢查的方法

  • A (asymmetry):不對稱性。惡性腫瘤大多看起來不對稱。
  • B (border):邊緣。惡性腫瘤大多邊緣不平滑、不規則。
  • C (color):顏色。惡性腫瘤大多邊顏色不均勻。
  • D (diameter):大小。後天發生的腫瘤直徑超過0.6公分要特別注意。
  • E (elevation):隆起。惡性腫瘤生長快速,會在數週至數個月內快速隆起。

治療皮膚癌

皮膚是自己看的到的器官,因此皮膚癌也應該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如果能在早期得到治療,許多皮膚癌在面積不大時,以外科手術切除往往可以根除,甚至小型的皮膚癌可以用免開刀的液態氮冷凍治療或雷射治療來治癒。但由於皮膚癌早期往往不痛不癢,且生長緩慢,因此在門診常常會看到放了4~5年才來求醫的患者。雖然不痛不癢,但癌細胞可能已經擴散,或者因腫瘤太大,需要動大面積的切除手術及皮膚移植,術後可能還要加上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增加治療的困難及患者的痛苦。因此在此呼籲大家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常常作自己皮膚的檢查,同時當您發現問題,應儘早請皮膚科醫師為您診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艾利莎 的頭像
    艾利莎

    艾利莎的部落格

    艾利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